随笔道人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131章 闽地风起,南明义军,随笔道人,天鹰文学网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
进入大明隆武二年(1646年)以来,尽管如今的天下大势已经和原来的历史大相径庭,孟浚于苏浙之地崛起,给予清廷重创,可从全局来看,清廷坐拥两京之地,虎据北方,总体而言,清廷仍然占据绝对的优势。

而孟浚率军抵达仙霞关后,望关而叹,无奈撤军回师,孟浚随后在衢州府留下韩雄之克武镇,令其一面恢复军力,一面安抚民生,虽然清军不太可能从仙霞关入浙,却也不可不防,而东面的定阳县更是直面江西,虽然一样是道路曲折,但依然需要留兵驻守。

孟浚一脸凝重地看着韩雄,沉声道:“此地乃是战略要冲,望兄能全力以赴,整顿军队,积极备战。同时,还要广招士兵,增强军力。此外,还需致力于恢复当地经济,让百姓安居乐业,恢复民生。”

随后孟浚开始率军回返杭州,而就在孟浚率军回师之际,天下大势又开始了变化。

在湖南,忠贞营溃败后,驻守湖南的何腾蛟惊慌失措,勒克德浑步步紧逼,湖广战局对明军而言,极为的严峻。

而在四川,张献忠率大西军向川北移动,似乎想要收复陕西之地以为根基,清廷则命肃亲王豪格为靖远大将军,挥师入陕,吴三桂所部听其调令,准备迎击张献忠。

而在福建,郑芝龙做出了如此愚蠢至极之事,引狼入室!这一举动直接导致博洛所部长驱直入,如入无人之境般越过了仙霞关。

尽管郑芝龙已经下定决心投降清朝,但他心中仍保留着最后的底线。与马得功和田雄等叛徒不同的是,并没有绑缚弘光帝献给清廷邀功,毕竟,隆武帝可是由他亲手扶植而起的!

郑芝龙只是选择了打开仙霞关,静静地等待着博洛亲自率军踏入福建境内,由他动手解决这一切。

而在郑氏家中,并不是所有人都赞同郑芝龙降清,如镇守厦门的郑彩,金门的郑鸿逵,南澳岛的陈豹,以及其子郑森。

此时的郑芝龙一脸烦闷之色的看着自己的这个儿子,只听郑森苦口婆心道:“父亲总握重权,未可轻为转念。以儿细度,闽粤之地,不比北方得任意驰驱。若凭高恃险,设伏以御,虽有百万,恐一旦亦难飞过。收拾人心,以固其本;大开海道,兴贩各港,以足其饷。然后选将练兵,号召天下,进取不难矣。”

郑芝龙闻言怒骂道:“稚子妄谈,不知天时时势,夫以天堑之隔,四镇雄兵且不能拒敌,何况偏安一隅。倘画虎不成,岂不类狗乎?”

郑森闻言苦劝道:“吾父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上一章 目 录 下一页
修仙小说相关阅读More+